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丸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红蛋白(Hb)、人附睾蛋白4(HE4)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17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86)和对照组(n=86)。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Hb、HE4、肌瘤体积、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9.53%(P0.05);治疗后,两组的Hb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HE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肌瘤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及血小板聚集率(PAR)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分别为13.95%、10.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较好,可改善其血液流变学及Hb、HE4等指标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的初期疗效及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调强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322例,评价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后一个月的疗效;按照是否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RILI)分为急性RILI组和无急性RILI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急性RILI的影响因素。结果:调强放射治疗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患者占98.45%;322例患者中90例(27.95%)出现急性RILI,其中36例(11.18%)出现2级及以上的急性RILI;急性RILI组和无急性RILI组间卡氏(KPS)评分、淋巴结转移、基础肺疾病、V5、V10、V20、V30和全肺平均剂量(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PS评分<80分、有淋巴结转移、有基础肺疾病,V5≥60%、V10≥40%、V20≥28%、V30≥20%和MLD≥10Gy是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使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治疗食管癌的初期疗效较好,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病患的临床特征,优化放疗方案和靶区,减少急性RILI的发生,提高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究血清miR-203、miR-217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101例AML患者作为AML组,AML组根据治疗效果进一步分为完全缓解组和复发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01例健康者作为健康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的血清miR-203、miR-217表达水平,分析血清miR-203、miR-217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血清miR-203、miR-217表达水平AML患者的预后。结果:与健康组相比,AML组的血清miR-203、miR-217表达水平明显更低(P<0.05)。与完全缓解组相比,复发组的血清miR-203、miR-217表达水平明显更低(P<0.05)。血清miR-203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白细胞计数相关(P<0.05),而血清miR-217表达水平与AML患者血小板计数相关(P<0.05)。血清miR-203相对高表达和miR-217相对高表达的AML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高于血清miR-203相对低表达和miR-217相对低表达患者(Log Rank miR-203 =17.870,Log Rank miR-217 =28.926,均P=0.000)。结论:血清miR-203、miR-217的表达水平与AML密切相关,检测血清miR-203、miR-217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评估AML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研究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血清中的含量,并探讨三者联合对AMIDE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MI患者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根据Killp分级法将不同心力衰竭将AMI患者分为II、III和IV级,并根据心肌梗死范围将AMI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心肌梗死组。比较不同AMI患者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计算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联合诊断AMI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1)AMI患者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2)AMI患者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随Killp分级或心肌梗死范围升高而升高(P<0.05);(3)AMI患者血清CK-MBmass,hs-cTnT,CK-MB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5),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P<0.05);(4)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诊断。结论: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在AMI患者含量升高,并且与患者心功能和心肌梗死范围有关,适用于AMI的联合诊断。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2(IL-32)、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37(IL-37)联合检测对接受硼替佐米为基础一线治疗方案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早期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期间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初治MM患者17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以硼替佐米为基础一线的治疗方案,根据早期治疗反应性分为敏感组(142例)和非敏感组(3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IL-17、IL-32、IL-33、IL-37水平,并分析其联合检测对早期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敏感组治疗前血清IL-17、IL-32水平低于非敏感组,IL-33、IL-37水平高于非敏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血清IL-17≥29.70 pg/mL、IL-32≥63.02 ng/L、肿瘤分期III期是早期治疗反应性的危险因素(P<0.05),IL-33>141.97 pg/mL、IL-37>69.17 ng/L是保护因素(P<0.05)。血清IL-17、IL-32、IL-33、IL-37联合检测预测早期治疗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95%CI:0.801~0.972)。结论:年龄、肿瘤分期、血清IL-17、IL-32、IL-33、IL-37是MM患者早期治疗反应性的影响因素,联合检测血清IL-17、IL-32、IL-33、IL-37水平对接受硼替佐米为基础一线治疗方案的初治MM患者早期治疗反应性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全血质控物(以下简称质控物)监测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后,对比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同一份血标本结果的差异,以及用质控物结合新鲜血监测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后,对比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同一份血标本结果的差异。方法:美国亚培公司提供的CD-1600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美国库尔特公司提供的COULTER—JT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200例4至6岁健康查体儿童血常规。结果:用质控物检测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CD-1600的检测结果:4至6岁儿童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中间细胞、中性粒细胞男性与女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的检测结果男性与女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OULTER-JT的检测结果:4至6岁儿童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中间细胞、中性粒细胞男性与女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男性与女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D-1600与COULTER-JT比较的检测结果:4至6岁儿童男性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中间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4至6岁儿童女性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血小板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中间细胞(0.01〉P〉0、05)中性粒细胞(P〈0.01)红细胞(P〈0.01)血红蛋白(0.01〉P〉0.05)红细胞压积(P〈0.01)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用质控物结合新鲜血监测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用质控物监测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同一份血标本不同仪器检测结果,部分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用质控物结合新鲜血监测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同一份血标本检测结果,其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素(PTH)、血清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水平变化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到2022年4月收治的340例需要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是否存在周围型神经病变的情况分为非神经病变组(n=132)和神经病变组(n=208)。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CRP、PTH、Alb及Hb水平变化,其他血清指标变化,并分析CRP、PTH、Alb及Hb水平变化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高血压患病人数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患病人数、血液透析频率以及血液透析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神经病变组患者的CRP、PTH水平明显高于非神经病编组(P<0.05),神经病变组患者的Alb、Hb水平明显低于非神经病变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胆固醇(CHO)、红细胞(RBC)、三酰甘油(TG)、血肌酐(SCr)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神经病变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水平低于非神经病变组,神经病变组患者血清BUN、FBG水平高于非神经病变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RP、PTH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5),Alb、Hb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CRP、PTH、Alb及Hb水平变化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程度具有明显关系,可以用于判断尿毒症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程度。而且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多数原发疾病为糖尿病,血液透析频率较低,维持血液透析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对不同孕期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的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以妊娠期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OGTT试验结果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为健康孕妇,研究组为GDM孕妇,对两组中孕期和晚孕期孕妇的全血CRP、HbA1c和血清维生素B12进行检测。结果:研究组中孕期和晚孕期GDM的全血CRP和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中孕期相比,两组晚孕期全血CRP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孕妇全血HbA1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研究组晚孕期全血HbA1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中孕期和晚孕期的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中孕期相比,对照组孕妇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研究组晚孕期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中孕期和晚孕期CRP水平与HbA1c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维生素B12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正常孕妇中孕期和晚孕期的CRP水平和HbA1c、维生素B12水平均未呈现相关性(P>0.05)。结论:GDM孕妇中孕期和晚孕期的全血CRP、HbA1c和血清维生素B12均存在异常,且CRP水平与HbA1c显著正相关,与维生素B12水平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同时对其检测结果临床可接受性进行评估,使不同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结果标准化.方法:连续30天用SYSMEX CA- 1500及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同时检测并比对仪器配套定值质控物的PT、INR、APTT、FIB、TT值;同时连续30天利用两台仪器检测并对比新鲜血标本的PT、INR、APTT、FIB、TT值.结果:SYSMEX CA- 1500及CA-7000日间质控物各检测项目:PT、INR、APTT、FIB、TT变异系数均小于5%.CA- 1500及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新鲜血标本:PT、INR、APTT、FIB、TT统计分析结果,t检验其P值均>0.05;相关系数r在0.993-0.999之间;两台仪器的偏差均符合1/2美国CLIA’88能力验证分析质量要求.结论:两台仪器PT、INR、APTT、FIB、TT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经统计分析两台仪器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对不同凝血分析仪进行比对分析,不仅能够及时发现仪器存在的系统误差.而且使其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给临床可提供一个准确、可靠一致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使临床对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双通道TaqMan实时荧光PCR方法,应用于别嘌呤醇不良反应相关基因HLA-B*58:01的快速基因检测,并验证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及可靠性等性能指标。方法:针对HLA-B*58:01 等位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 探针,建立一种双通道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三家医院收治的1158例临床诊断为痛风或血清尿酸高患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双盲对照实验,分别采用双通道TaqMan实时荧光PCR法与已获审批的商业试剂盒共同检测所有标本,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而评价该TaqMan实时荧光PCR方法的临床性能。结果:双通道TaqMan实时荧光PCR法特异性高,稳定可靠,可检测低至1 ng/?滋L的阳性样本;采用双通道TaqMan实时荧光PCR法与已获审批的商业试剂盒在1158份患者标本中检出的HLA-B*58:01阳性及阴性标本均相同,阳性标本147例,阴性标本1011例,该组患者HLA-B*58:01基因携带率为12.69%,两种方法符合率为100%(1158/1158),两组实验结果数据采用SPSS分析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受检者HLA-B* 58:01携带率为12.69 % (147 /1158)。结论:双通道TaqMan实时荧光PCR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HLA-B*58:01的基因检测方法,用于别嘌呤醇用药前的相关不良反应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